弘扬延安精神,当好群众的贴心人

邵阳新闻在线2022/12/25 15:15:55 分享到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革命传统和作风,弘扬延安精神》文章,强调全党同志要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党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自觉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各项工作之中。

爱人民,筑牢理想信念之堤。用延安精神当好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我们党历来把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延安时期是这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也一样,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踏上新征程,党员干部要站稳人民立场,在实际工作、生活中要时刻以延安精神为动力,做到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拜人民群众为师;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同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深入基层、深入一线过程中,要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调研的重点,提高服务力,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帮民难,强化责任担当,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民之所忧,我必念之”。心中有民,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空洞口号上,而是需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心里装着百姓,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尤其是年轻干部,进入新时代担当新使命,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做事,老老实实做人,不夸夸其谈,不华而不实,不碌碌无为,有责履责尽责。无论立身处世还是从政干事,首先要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不断追求“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境界。

解民忧,心中有民,就要把为民服务的宗旨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工作中去,时刻做到民有所呼、政有所应,用心用情用力为民服务。优化提升服务功能,为居民提供家庭式关爱和服务,让社区成为广大居民的“幸福之家”。党员干部、志愿者等可以通过说书、演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让法治理念深入人心,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以实际行动惠民生、聚民心。

纾民困,“群众意见是一把最好的尺子”。心中有民,就要为群众办好实事,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要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俯首甘为孺子牛”,注重深入基层村寨、走进田间地头、入户群众家中,多倾听群众所需所盼所急,做群众贴心人,办群众暖心事,不搞闭门造车,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新征程上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奋斗。

伟大时代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事业。我们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弘扬和践行延安精神,让延安精神为我们的干事创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让延安精神代代相传,历久弥新,绽放更加绚丽的时代光芒。

作者:曾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