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坚持”促“三力”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邵阳新闻在线2022/12/31 15:54:19 分享到

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我们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坚持党的领导为核心,给教育发展聚合力。“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不断前进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办好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优质教育的根本政治保证。一方面要坚持思想政治领导。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教育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自觉站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另一方面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根本,给教育发展增活力。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以教育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在教育领域培养一大批“大先生”,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保驾护航、施肥浇水。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制度机制,明确师德负面清单,开展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引导教职工严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育人初心使命。二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等方式,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三要营造良好氛围。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坚持以教育改革为支撑,给教育发展添动力。改革创新是时代发展的不竭动力,更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新时代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都发生了诸多改变,迫切需要改革为教育发展提供“原动力”“脑动力”“软实力”。一是加快课程改革,丰富课程体系,完善教育质量监测机制,推进教育评价方式变革。二是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政府主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办学主体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公办民办协同发展的教育格局。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难点热点问题,抓住要害、精准施策,处理好“最先一公里”与“最后一公里”的关系,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

作者: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