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他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惑思想,为发展中国家独立自主迈向现代化树立了典范、提供了全新选择,也为世界各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推动人类整体进步。
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决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只有毫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式现代化才能前景光明、繁荣兴盛;否则就会偏离航向、丧失灵魂,甚至犯颠覆性错误。我们党不断创新,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正确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战略与策略、守正与创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秩序、自立自强与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关系。所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我们在摸索中稳步前进,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
坚持生态理念,将环保深入人心。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加快农村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中将中华大地晕染出生态底色,标绘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为基层发展蓄不竭能量,让生态永葆活力。
坚持守正创新,活而不乱。一个现代化的社会,应该既充满活力又拥有良好秩序,实现活而不乱、活跃有序的动态平衡。要深化各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潜能,鼓励科学家、企业家、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创新创造。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不愿担当、不敢担当、不善担当等问题,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要形成劳动创造财富、实干创造业绩、奋斗创造幸福的正确导向,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要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积极思变应变求变,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思想引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通过努力打开社会发展的新格局。
作者:曾若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