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点亮“心”希望 邵阳县人民医院完成首例CRT—D植入术

邵阳新闻在线2023/09/06 10:53:00 分享到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郑雯 闫丽梅)8月27日,邵阳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一区成功开展该院首例心脏再同步除颤起搏器植入(CRT—D)术,为心衰患者架起了生命的桥梁,填补了该院在器械治疗顽固性心衰和心源性猝死领域的空白。

图片1.jpg

患者周某,51岁,因突发心衰入住心血管内科。入院临床诊断为急性左心衰、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Ⅲ-Ⅳ级。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且入院后予规范抗心衰药物治疗后未见明显改善,对此,患者及家属都十分焦虑、痛苦不堪。该科主任李能信、副主任陆中义积极为患者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邀请医院MDT(多学科会诊)团队进行讨论并获得患者家属同意后决定行CRT—D植入术。

陆中义说,CRT—D植入术结合了冠状动脉介入操作技术、心脏电生理检查治疗、起搏器操作等复杂的操作技术,且在冠状窦静脉血管内操作,因血管壁较薄弱,无肌肉层,且有静脉瓣阻挡,增大了手术操作的风险。这就要求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也要具备良好的应急能力。患者心脏大,左心功能差,不能长时间平卧,这对手术时间也有很高的要求。

结合患者的情况,心内一区医护团队对患者进行认真的术前评估、充分改善患者心衰症状,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治疗方案,陆中义带领医生团队主刀手术,将三个电极分别植入患者左心室静脉、右心室、右心房,术中测试各参数良好,术后复查心电图示:QRS时限明显下降,起搏及感知功能良好,手术成功,患者家属对此次手术十分满意。

陆中义介绍,CRT-D同时拥有CRTP(心脏再同步起搏器)和ICD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功能,堪称“移动的救护车”。CRT-P通过双心室起搏方式,同步收缩左心室和右心室,缓解心衰症状。ICD可迅速识别心律失常并自动放电除颤及复律,降低猝死发生率。心衰是各类心脏疾病严重的终末阶段,死亡率居高不下。CRT-D作为治疗末期心衰患者的“黑科技”,预后良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CRT—D植入术的顺利开展是该院在救治重度心力衰竭、预防心源性猝死方面的重大突破。陆中义表示,下一步心血管内科一区医护团队将继续致力于专科发展,在心脏介入手术领域再攀新峰,为县内更多危重症心脏病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