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邓蓉蓉 阳恩勇 龙莉平)近日,73岁的刘爷爷因“反复胸痛、胸闷4天”急诊入住洞口县人民医院。入院诊断考虑“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血管内科、介入导管室团队迅速为他进行了冠脉造影检查。
造影结果提示,刘爷爷右冠中段严重狭窄。手术团队当即为他实施了血管内超声(IVUS)技术指导下的冠脉支架植入术,快速打开狭窄的血管,挽救了他的心肌和生命。术后,刘爷爷恢复良好,顺利出院。
血管内超声技术实质上就是在心脏冠脉血管内做超声检查,适合所有需要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手术中,介入医生用导丝将微型化的超声探头送入血管腔内,从而获得冠状动脉血管内的横截面图像。
进入血管的超声探头,相当于介入医生的“第三只眼睛”。通过这只“眼睛”,介入医生可以清晰看到血管壁结构厚度、管腔大小、病变性质和形状等,精确测量血管腔径及截面积,辨认钙化、纤维化、血栓和脂质池等病变,为选择合适的支架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让支架和血管更加匹配。支架植入后,介入医生还可以通过探头对支架大小、位置、形状、贴壁程度、对称性和展开满意度进行系统评价,让患者获得更安全的手术效果。
在血管内做超声检查,操作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但这项技术主要难度并不在此,而是术中对血管钙化、脂质、纤维环等各类病变性质的准确识别,这对指导支架植入的精确性至关重要。因此,实施这项技术的介入医生要有精湛的手术技术,亦需丰富的临床经验。
据了解,该院介入导管室自2023年8月投入使用以来,科室团队已实施1000余例冠脉造影、支架植入等手术,为血管内超声技术的成功开展打下坚实基础,有力推动医院冠心病精准诊疗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