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当比德如玉

邵阳新闻在线2024/12/17 17:12:51 分享到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隆文武 陈志光

古人云:“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中国人喜爱玉器的原因,不单因为它的稀有和珍贵,更由于其品性十分切合君子的美德。诗经里讲,“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刚而不锋,柔而不节,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这是对所有党员干部提出的殷切希望和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比德如玉,涵养玉品、滋养玉性、修养玉节,塑造“对党绝对忠诚、聚焦高质量发展坚强有力、作风形象良好”的好样子,把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真正立起来。

要涵养玉品,做人表里如一

美玉具有较高的透明度,从外部可以看出其内部具有的纹理。党员干部学习玉之美德,就要培植“勰理自外、可以知中”的玉品,要时刻做到表里如一、坦坦荡荡、实实在在,用真理说服人,用真实打动人,用真情感染人,在敢喊“看我的”“跟我来”中塑造好形象。

要滋养玉性,处事触手可温

玉性温和,佩戴滋润有泽,行走声清悦耳。古医书记载,人常戴玉,可以润心肺、止烦躁,治疗惊悸、心热等病,所以有“以玉养身,以玉修身”的说法。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就要如玉之温文尔雅、触手温润,待人和煦,举止有度,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党员干部学习玉之美德,就要培养“谦逊内敛、润泽以温”的玉性。多说一些土话、白话、实话,少说一些老话、套话、空话,多办实事,少摆架子,多弯下腰,少板着脸,无论是说话办事,多一些平等交流,少一些行政命令,温和如长兄、宽容如大海,让人民群众愿意亲近自己、愿意倾诉心声、愿意接受引导,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日常工作中树立党员干部的好形象。

修养玉节,为人彰显忠诚

玉具有很高的硬度,历经磨难不改其志,传以万世不变其形,因而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说法。党员干部就要如玉之忠贞气节,不论遇到多大困难、多大挑战,都不改“一片冰心在玉壶”的革命气节。还要培育“刚硬不屈、不挠而折”的玉节,带头把理想信念立起来,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把爱党、忧党、兴党、护党落实到工作、生活各个环节,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斗争,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用自身的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树立党员干部的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