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佘田桥镇:分层分类落实“四个三”举措,全力培育储备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

邵阳新闻在线2024/12/24 17:09:42 分享到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 通讯员 翁倩

为全面落实好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要求,邵东佘田桥镇党委切实履行主体责任,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分层分类落实“三有”“三谈”“三看”和“三雁”行动,全力打造高素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思路清、方向准,落实“三有”强化组织保障

坚持“有方向、有标准、有抓手”的“三有”工作模式,开好头、起好步。一是工作有方向。镇党委把培育储备工作纳入重要议程,制定《届中调研工作方案》,多次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谈心谈话,进行业务辅导,逐条解读工作政策,确保工作有序开展。二是选苗有标准。紧扣政治标准,制定“正负面”清单,突出“双好双强”原则,切实将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热心为群众服务的优秀人员纳入后备干部人选资源库。三是调研有抓手。精心构建分层调研机制,党委书记同联点领导、支部书记围绕关键重点深入交流,联点领导带领精锐力量走村入户、倾听民声,确保班子运转明、人选储备足、群众诉求畅等“六个清楚”全面掌握,为后续工作开展筑牢坚实根基。

底子清、情况明,落实“三谈”拓宽视野渠道

坚持“党员群众、联村干部、本人家属”三必谈要求,把好门、守好关。一是以“群众满意”为首要标准。与在职村干部、离任干部、党员群众等人员面对面访谈,了解村级班子运行情况,发现一批党员群众广泛认可的推荐人选。二是以“自己愿意”为必要要求。同推荐人选及其家属进行诚恳交流,进一步了解其政治素养、个人特长及任职意愿等情况,不挑“强扭的瓜”,切实将吃苦耐劳、肯干愿干的人员纳入重点关注名单。三是以“工作问效”为重要关键。同联点领导、驻村干部深入了解各村党组织运转、干部履职、社会治理等情况,切实找准现存的问题和短板,有针对性地培养挖掘人才,为优化结构、提升整体素质提供参考。

研判深、结构优,落实“三看”精准分析实情

坚持联合审查、逐村分析、“回头”排查三项机制,布好局、谋好篇。一是看联合审查结果。严格对照“十不选”要求,组织镇纪检、卫健、综治等部门对后备力量进行资格初审,对反馈的联审情况严格核实,坚决把不合格人员挡在门外。二是看逐村分析情况。联村领导结合届中调研、常态化排查等工作,形成各村详细调研报告。镇党委听取村(社区)班子届中调研工作专题汇报,逐村分析研判。研究审议《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初步人选名单》,针对隐患及时制定对策,有效消除化解,做到心中有数,谋划在前。三是看“回头”排查情况。结合届中调研,形成村(社区)运行情况、现任村干部工作表现、后备力量评价表现、隐患风险点“四张清单”,对后备干部选育留用全过程跟踪问效,对人选条件不成熟的村重新摸排,调整确定人选。目前已培育储备符合条件的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38人,村“两委”后备力量116人。

环境好、后劲足,落实“三雁”强化回引力度

坚持压实责任、提升素质、凝聚人心三项要求,减好负、创好业。一是开展“暖雁栖息”行动。压实片内责任,坚持政策和策略相结合,结合村级换届工作和群风群腐集中整治工作开展深入分析研判,确保平稳有序推进相关工作。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按需分类分批培养现任和后备干部,提升干部专业素质。着力破解乡村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梳理好“三张清单”,确保明确取消项严格执行。二是开展“育雁展翅”行动。从党政班子成员、优秀村干部、“土专家”、“田秀才”等群体中确定84名“实践导师”,手把手传授基层工作经验。安排后备干部担任组长、邻长,深度参与村级重点项目建设、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以实战实训补齐短板。建立进入退出长效机制和“一人一档”信息库,每季度开展村级后备力量综合评价、分享交流会,及时调整不胜任人选。三是开展“归雁领航”行动。聚焦讲好佘田桥故事,立足佘田桥三宝优势产业,大力整合资金资源资产,挖掘佘湖山、云霖寺文旅融合潜力,延长特色产业链,发展规模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家乡情·游子心”系列活动,加强与在外人员的情感联系,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回归。对表现优秀的后备力量,优先推荐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提升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在村级事务中有盼头、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