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中心医院:对医学相关最紧密的动物竟是它

2025/01/25 10:38:31 分享到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马凯嘉)小白鼠繁殖速度快、生命周期短、基因易操作,是实验室研究中最常用的哺乳动物之一。此外,兔、狗、猪、果蝇等多种动物被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但你可能想不到和医学相关最紧密的动物却是蛇。2025年的农历新年迎来了“蛇年”,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蛇在国内外医学上的重要地位。

一、跨越千年的医学图腾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的创世女神女娲其下半身就是蛇的形象。在民间传说中,《白蛇传》里的白娘子和许仙开设医堂,悬壶济世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古罗马时期,蛇被视为神圣的存在,传说中瘟疫肆虐时,人们祈求化身巨蛇的亚希彼斯显灵,瘟疫便随之消退。圣经中也记载了摩西铸造青铜蛇柱子治愈毒蛇咬伤的故事。因此,蛇成为了追求健康和对抗疾病的象征。

古希腊神话中的医疗之神阿斯克勒皮俄斯手持一根被灵蛇缠绕的木杖,这一形象不仅象征着恢复与重生,还演变成了今日国际上公认的紧急医疗服务系统(EMS)标志——蛇杖。世界卫生组织的会徽就是在联合国标志的基础上加了一个单蛇杖组成的,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以及一些医院和医学院校的会徽同样包含了这个元素,体现了全球公共卫生应急体系的专业性和统一性。

二、蛇咬伤的流行病学与治疗

按照普通人的审美标准,蛇确实是可憎、可怕的,而且毒蛇可以伤人。蛇毒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包含酶、多肽和其他化学物质。这些成分可以影响神经传导、血液凝固过程以及其他生理功能。另一些则含有抗凝血因子,使受害者出血不止。在有毒动物导致的人类中毒病例中,蛇类占首要地位,全世界每年死于蛇伤的约有4万~6万人。2023年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分会发布了《全国蛇咬伤流行病学研究白皮书》,我国每年有数十万人受到蛇咬伤的影响,其中江西、湖南、广东发生率最高。常见的蛇咬伤的种类包括竹叶青、蝮蛇、洛铁头和眼镜蛇等。

中医理论中,蛇咬伤归类为“毒虫咬伤”,治疗上注重排毒、解毒、消肿、止痛等原则。例如,“季德胜蛇药”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在辅助治疗蛇咬伤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然而,对于严重毒蛇咬伤,及时就医并使用特定抗蛇毒血清是关键。此外,提升公众意识、改善基层医生处理能力同样重要,这些都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有效措施。

三、蛇与医学的深层联系

毒蛇伤人固然令人恐惧,但蛇与现代医学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传统医学中,蛇类及其制品长期以来都是重要的药材来源。《本草纲目》等古代典籍详细记载了多种蛇类药物的功效。在我国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中,不但以以中草药防治蛇咬伤的功绩突出,而且以蛇为药的历史尤为悠久。例如,蕲蛇干、乌蛇干等中药材以其祛风解毒、镇痉止痛的功效而闻名;“三蛇胆”则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等症状。蛇皮中的胶原蛋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原料,可以用来制作皮肤保养品和修复剂。蛇鳞中的一些成分也具有促进皮肤修复和美白的效果。

现代医学进一步发现,蛇毒各种制剂有抗凝、溶栓、降脂、去纤、扩冠降压、抗衰防老、抗癌与镇痛等作用,已广泛用于临床。研究人员已经成功开发出了一系列新药,比如降血压药ACE抑制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的研发灵感就来源于蝮蛇的毒液。蛇毒血凝酶注射液从特定蛇毒中提取,能够模拟人体正常的凝血机制,促进血液凝固,从而有效控制出血情况,用于临床止血。

蛇不仅是传统医药的宝库,更是现代科学研究的对象。它独特的进化适应机制、较小的基因组结构及与人类相似的生理特征,使其成为遗传学、生态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随着我们对蛇类了解的不断深入,未来它们将继续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