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邵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通过完全腹腔镜为一例患者成功实施远端胃癌根治手术,围手术期全程融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实现“微创、无痛、拔管早、下床快、早进食、早出院”的目标,患者康复顺利。此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我院胃肠外科在胃癌微创治疗与围术期管理方面迈入安全、快速的新阶段。
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方案
李先生今年55岁,因上腹部疼痛3天入院,经胃镜及活检确诊为胃窦腺癌。在该院胃肠外科李胜主任组织下,省肿瘤医院派驻该院胃肠外科的白飞教授及李洲宁护士长与医院肿瘤内科、病理科、麻醉科、营养科、康复科等专家进行多学科讨论(MDT),为患者量身定制ERAS路径,即术前无需口服泻药,术前6小时进食固体饮食,术前2小时进食流质饮食,采用低阿片类麻醉方案减少肠道功能抑制,采用多模式镇痛联合神经阻滞镇痛降低应激反应。术后患者早期下床,咀嚼口香糖,口服脉动等能量饮料或营养科配置的碳水化合物组件配方食品,并采用中医疗法耳穴压豆促进胃肠蠕动等。
微创技术赋能外科康复
患者手术由省肿瘤医院白飞教授主刀。手术团队通过5个纽扣大小的“小洞”在腹腔镜下完成肿瘤病灶和周围淋巴结的整块清扫以及消化道的重建,术中出血量仅20ml。
该手术仅需在脐周留3cm弧形小切口便可取出标本。与以往“开大刀”手术相比,完全腹腔镜胃癌手术具有清扫彻底、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势。
患者麻醉苏醒后咀嚼口香糖刺激肠蠕动,术后不到24小时,李洲宁护士长为患者实施耳穴压豆贴压疗法并协助患者下床活动,术后第1天患者开始经口进食,营养科廖崇毅老师为患者调配渐进式膳食方案:从清流质逐步过渡到低渣饮食,确保营养摄入与胃肠功能恢复同步。
全程化管理突破传统禁区
护理团队创新实施"ERAS"指导下的3E护理模式,包括(Early oral feeding、Early ambulation、Early catheter removal):术后6小时协助患者完成首次床旁站立,24小时内拔除胃管开始少量饮水并进食少量碳水化合物,24小时内拔除导尿管。同时开展耳穴压豆缓解腹胀,采用多模式阶梯镇痛方案,使患者术后VAS疼痛评分始终控制在3分以下。
加速康复,外科历时30余年,目前在胃肠外科结直肠手术应用较多,胃癌手术相对保守或谨慎,主要是担心过早进食和拔除胃管对胃空肠吻合口愈合的影响等。李胜主任介绍道,“相较于传统开腹手术平均1周的禁食时间和术后10天以上的住院周期,ERAS理念让患者成为真正的康复主体。”该病例的成功实践证实:早期经口进食可促进胃肠激素分泌,适度的活动刺激能增强组织氧合,而精准的液体管理配合早期拔管显著降低泌尿系感染风险。
出院当日,李先生已可自主进食营养丰富的半流质,每日完成3次、每次30分钟的康复活动。该例手术的成功实施,为胃癌患者快速康复提供了标准化流程范本。
这张医患竖起大拇指的合影,不仅是对胃肠外科个体化医疗的认可,更是对医护人员“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诠释。我院也将持续推进ERAS技术升级,让更多患者告别"漫长康复期",重拾健康生活!
图文:李洲宁 刘宇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