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蒋玲慧 阳媚
3月2日凌晨1时许,长沙黄花机场一架飞机腾空而起,载着中国医生大爱与担当的航班,正向着非洲大陆翱翔而去。飞机上,来自邵阳市中心医院的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黄云军望着窗外点点星光,激动之情久久难以平复。
义无反顾奔赴非洲
去年8月,邵阳市中心医院发布了“关于选派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队员的通知”,普儿科主治医师黄云军第一时间提交了申请。经过前期层层选拔,黄云军成功通过了由省卫健委组织的笔试、面试和体检,并参加了国家卫健委的培训和省卫健委为期3个月的线下培训,成为了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23名队员中的一员,出发启程前往非洲塞拉利昂,执行为期1年的援外医疗任务。
“我们医院很多人参加过援非医疗任务,他们的援非故事深深打动着我,去年我们科室的雷祥医生成为了第25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员,我非常荣幸接过他的接力棒,成为援非医疗队的一员。”黄云军说,“参加援外医疗任务,一直在我的职业规划之中,能为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非洲人民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为中非友谊添砖加瓦,我认为非常值得。”
今年是我国援外医疗队派遣62周年,一批又一批队员不畏艰难险阻,用精湛医术生动诠释“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1971年,邵阳市中心医院(原邵阳地区人民医院)第一次派出内科医师孙逢吉去非洲阿尔及利亚援外工作4年。
近年来,邵阳市中心医院参与援外医疗工作的人数不断增加,援外医疗工作氛围日渐浓厚,医生之间经验交流增强。黄云军在与参与过援外医疗工作的同事深入交流后,深知这次任务的分量——中国与塞拉利昂相隔12000多公里,那里的医疗条件相对艰苦,疟疾、伤寒等传染病高发,而当地的医疗资源匮乏。他知道,在遥远的西非,有无数双期盼的眼睛正在等待医疗队的到来,他从未后悔过自己的决定。
责任在肩祝福随行
“今日的离别,是为了明日更好的相聚,愿你在新的征程中,展翅高飞,创造无数辉煌,期待你的凯旋。”2月28日上午,在邵阳市中心医院为黄云军准备的欢送会上,邵阳市中心医院儿科医学中心主任彭小铜、护士长李爱容代表科室为其送上真挚祝福与鲜花。
欢送会上,邵阳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朱鹏程的殷切嘱托,在黄云军的脑海里久久回荡——你是从湖南省各个医院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非常优秀,真正的万里挑一。你不仅代表我们医院,更代表湖南,代表中国,承载着中非友谊、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使命,相信你能够勇于担当,光荣完成使命。当然,在援非期间,你要保障自身健康与安全,医院永远是你最坚实的后盾,也将全力解决你和你的家人工作与生活上的难题。
“军哥,你太优秀了!在那边要注意身体。”“军哥,你是我们科室的骄傲!”……欢送会后,在普儿科科室内,黄云军与并肩作战多年的同事们依依惜别。一句句暖心的话语,一个个深情的拥抱,让这个平日里忙碌的诊室充满了温情与不舍。
临行前,邵阳市中心医院普儿科副主任肖巍巍匆匆走进储藏室,翻出5包一次性医用橡胶手套,塞到黄云军手中:“带上吧,那边医疗物资紧缺,这些手套说不定能派上用场。”作为与黄云军共事十年的老搭档,肖巍巍深知他的为人——正直、担当、从不推诿。看着眼前这位即将远行的战友,她心中满是不舍,只愿他此行平安顺遂。
挥手告别踏上征途
“他笔试通过后,才告诉我他要去非洲的决定。我当时非常惊讶。”黄云军的妻子唐敏敏说,“一开始我想非洲那边的环境那么艰苦,孩子又还小,我很担心他。但他仔细跟我讲述了他的规划和想法,我能够理解和接受,并且非常支持他。”
准备面试阶段,身为英语教师的唐敏敏主动提出来指导黄云军的英语口语发音,围绕面试可能出现的不同主题,两人模拟面试情景进行“free talk”,刚开始练习时,黄云军由于紧张总是不自觉地喉结滚动、手指微颤。逐渐熟练后,他不仅英语口语流利,还面带微笑自信从容。凭借着笔试、面试出色的成绩,黄云军成功加入中国(湖南)第26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
“爸爸,我用零花钱给你买了我最爱吃的零食,你路上饿了吃,还有那边蚊子很多,你驱蚊药没忘记吧?要记得跟我们打电话。”离别之际,黄云军推着两个满载爱意、沉甸甸的行李箱,8岁的大女儿黄雅往黄云军的背包里塞上自己精心准备的物品,4岁的小儿子黄楚恒小手紧紧拽着黄云军的裤子,舍不得松开。
“孩子太小不会表达爱意,但当我走的时候,他们默默流泪,我能感受到他们的爱意。”黄云军说,“似乎是知道我即将远行,两个小家伙表现得格外黏人。”
当飞机引擎轰鸣着刺破云层时,黄花机场航站楼的光亮渐渐消失在黄云军的眼中,机舱里交替播放的中英文广播与记忆里妻子沙哑的叮嘱声微妙重叠——“你要不辱使命,不忘初心,平安归来。”
“再见了,祖国!”黄云军望着窗外漆黑默念,手指触摸到衣角似乎还残存着妻子告别时拥抱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