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黄云芳 禹晓娟 袁诗航)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厚植新时代青少年理想信念,4月18日至19日,洞口县第一中学组织800余名高一年级师生跨越时空奔赴革命圣地,开展“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实践。这场跨越百年的精神对话,为学子们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铸魂之旅。
骄阳下的毛泽东广场庄严肃穆,800名学子列队整齐,向伟人铜像行注目礼。青春誓言“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如春雷激荡。学生代表缓步敬献的花篮缎带在春风中飘扬,八百支黄菊寄托着新时代青年对伟人的深切追思。当全体师生深鞠三躬时,历史的回响与青春的脉搏在此刻同频共振。
19日上午,研学队伍迎来最动人的一课。当集结号吹响时,天空正在飘雨,通往毛泽东纪念馆的柏油路泛起粼粼水光,同学们身穿蓝色的雨衣连成了一片海。纪念馆内,泛黄的《湘江评论》、补丁摞补丁的中山装、批示文件的放大镜,件件展品都在诉说着“为有牺牲多壮志”的豪情。学子们驻足于“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立体影像前,指尖轻触电子屏上的革命家书,在沉浸式体验中读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密码。
韶山学校的思政课堂别开生面,《恰是风华正茂》情景教学剧令时空交错。当扮演青年毛泽东的学生诵出“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时,台下自发响起的掌声经久不息。主题班会上,686班肖同学展示研学日记中的速写:晨曦中的铜像、文物上的岁月痕迹、思政课上的泪光,“这些红色印记,终将化作我们接续奋斗的精神坐标”。
“这次研学不是简单的行走,而是一场精神的成年礼。”带队教师们深有感触。归程的专列上,《沁园春·长沙》的集体诵读声里,车窗外的映山红正艳。学子们纷纷表示,要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叩问化作实际行动,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让红色基因绽放新时代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