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 (通讯员 晏紫嫣 唐恬恬)7月7日清晨,邵阳市新宁县中房村的辣椒地里,露水还挂在翠绿的叶片上,一抹抹“志愿红”已忙碌起来。湘中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花伴童行”社会实践团的大学生志愿者们扛着直播设备穿梭田间,镜头对准饱满鲜红的辣椒——一场专为中房村特色农产品量身打造的助农直播,即将在这里拉开序幕。这场由青春力量主导的“数字战役”,不仅让深山里的辣椒借“云”出山,更让这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小村庄,尝到了电商赋能的甜头。
镜头里的乡土味:从田间到屏幕的“鲜味传递”
“家人们看过来!这就是我们中房村的‘当家花旦’——刚从地里摘的辣椒,个个鲜红透亮,带着晨露的新鲜劲儿!”上午10点,直播准时开启,实践团成员李雨桐举着手机,镜头从挂满果实的辣椒藤缓缓移到手中的辣椒上,阳光透过叶片洒在果实上,光泽感十足。身旁的村民也被“赶”到镜头前,略显腼腆却认真地补充:“我们这辣椒不打农药,施的都是农家肥,从开花到结果全靠老天爷赏饭、村民们用心照料,吃着放心!”
直播间里,除了主角辣椒,金黄饱满的玉米、翠绿的豆角等“配角”也被一一展示。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讲解,从土壤酸碱度讲到采摘时机,把“自然种植、手工采摘”的细节掰开揉碎了说;有人负责实操,在临时搭建的简易灶台前,现场炒制辣椒炒肉、凉拌辣椒,滋滋作响的油锅声、扑鼻的香气透过麦克风传到网友耳中,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隔着屏幕都闻到香味了,必须下单尝尝!”“这辣椒看着就有小时候的味道,买两斤试试!”
为了让网友更直观感受“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过程,团队还专门安排成员深入种植基地拍摄:镜头里,农户们戴着草帽小心翼翼地采摘,竹筐里的辣椒堆成了小山;晾晒场上,鲜红的辣椒在竹匾里铺成一片红海,志愿者用手拨动果实,发出清脆的碰撞声。“我们就是要让大家看到,每一根辣椒背后,都是村民们的汗水,每一口鲜辣,都带着中房村的乡土气息。”实践团负责人王梓涵说,这些带着“泥土味”的镜头,是最打动人的宣传。
短短1小时,直播间累计观看人数突破5000人次,订单量一路飙升至120单,成交额轻松突破千元。微辣、香辣两款细分产品中,适合湖南人味蕾的香辣款更受欢迎,库存一度告急。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这种看得见种植过程的农产品,买着踏实,吃着安心。”
四天破万的“成绩单”:从线下困局到线上爆发的跨越
“以前哪敢想,辣椒还能这么卖!”看着后台不断跳动的订单数据,周建国难掩激动。他算了一笔账:中房村的辣椒以往主要靠小贩上门收购和村民赶集售卖,受市场波动影响大,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能卖500元,行情差的时候甚至不足200元,遇上阴雨天,辣椒容易腐烂,损失更是常有的事。而这次直播,单场最高销售额就达到了2300元,相当于以往四五天的总和。
更让村民们惊喜的是,这场直播并非“一锤子买卖”。从7月4日到7日,实践团连续四天开展直播,每天聚焦不同主题:第一天主打“新鲜采摘”,第二天侧重“烹饪教程”,第三天邀请种植能手分享“辣椒成长记”,第四天则推出“农产品组合套餐”。四天下来,累计销售额达12149元,订单覆盖湖南、广东、江西等多个省份,最远的订单来自黑龙江。
“这不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观念的转变。”周建国坦言,起初村民们对“对着手机卖东西”半信半疑,有人觉得“年轻人瞎折腾”,还有人担心“卖出去了物流跟不上,坏了名声”。为了打消顾虑,实践团在直播前做足了功课:提前走访全村20多户种植户,摸清辣椒产量、品质差异;对接县城的快递公司,谈妥优惠的物流价格和保鲜运输方案;甚至带着村民一起设计包装——用印有中房村风景的牛皮纸袋装辣椒,既环保又有辨识度。“现在村民们见了我们就笑,说‘大学生比我们还懂种地卖菜’,都盼着下次直播呢!”志愿者肖悦洋说。
不止于带货:从“输血”到“造血”的长效探索
“直播带货只是起点,我们要做的是帮村里建立自己的‘数字翅膀’。”实践团指导老师刘钰君表示,团队早在出发前就明确,此次助农不能停留在“卖货”层面。抵达中房村后,志愿者们用两天时间开展调研,走访种植户、村干部、乡贤,梳理出“产销信息不对称”“包装简陋无特色”“物流成本高”等三大痛点,并针对性制定方案。
针对包装问题,团队结合中房村的丹霞地貌特色,设计了三款简易包装,印上“中房村·丹霞脚下的美味”字样,既突出地域特色,又降低成本;针对物流难题,他们协助村里与两家快递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单件快递费从12元降到8元;针对后续推广,团队还手把手教村民使用短视频平台,拍摄辣椒种植日常、烹饪技巧等内容,并建立客户社群,及时回复售后问题。
“以前觉得电商离我们很遥远,现在才知道,一部手机就能把生意做到全国各地。”村民周阿姨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会了用手机拍摄采摘视频,虽然手法生涩,却收获了不少点赞。据悉,实践团已与村里达成约定,9月开学后将通过线上课程持续培训村民直播技巧,并计划打造“中房村农产品”官方账号,由村民自主运营,志愿者远程提供技术支持。
青春担当绘新卷:校地协同共谱乡村振兴曲
“花伴童行”实践团的到来,像一颗石子投入中房村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这场直播助农活动,不仅让农产品销售额翻番,更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更多可能。“大学生带来的不只是订单,更是新观念、新方法。”周建国说,村里已计划依托此次合作,进一步优化辣椒种植结构,引入更适合电商销售的品种,并探索“辣椒深加工”,开发辣椒酱、辣椒干等产品,延长产业链。
湘中幼专团委书记表示,此次实践是学校“校地协同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的重要一环。未来,学校将以“花伴童行”实践团为纽带,深化与新宁县的合作,在农产品品牌打造、乡村研学开发等领域持续发力,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实践中锤炼本领,用专业所长服务乡村。
夕阳西下,中房村的晒谷场上,村民们正忙着打包当天的订单,志愿者们帮忙核对地址、贴快递单,欢声笑语在暮色中回荡。从田间地头的直播镜头,到打包箱上的快递单,再到村民们脸上的笑容,这场由青春力量书写的助农故事,正成为乡村振兴画卷中一抹亮丽的色彩。而这,仅仅是个开始——当“数字基因”融入乡土,当青春智慧扎根大地,更多像中房村这样的村庄,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