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医科普丨“空调病”夏季高发引关注,专家提示科学使用是关键!

邵阳新闻在线2025/07/26 11:23:17 分享到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唐颖(文中图片由人工智能工具豆包生成,仅用于科普宣传)刘卫庭 邹小量 方艳春李文娟 阳媚 陈毅明)炎炎夏日,空调成了市民离不开的“续命神器”。然而,清凉背后却暗藏健康隐忧——因不当使用空调导致的“空调病”患者正明显增多。邵阳市中心医院数据显示,7月以来呼吸科门诊量同比上升约10%,其中明确与空调使用相关的病例约占三成。专家提醒,低温、干燥、空气污浊是主要诱因,科学使用空调和加强防护至关重要。

一、“续命神器”变“健康杀手”?诊室患者亲述空调之痛

在邵阳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诊室,30岁的李女士刚坐下就忍不住裹紧了外套,声音沙哑地请求:“医生,能把空调关小点吗?”她已经持续咳嗽四周,辗转就医、吃过不少药,症状却如影随形,尤其一进入冷气十足的室内,咳嗽和喷嚏便猛烈发作,有时甚至胸口闷痛。

“空调一开,咳得根本停不下来,晚上觉都睡不好。”李女士向接诊的呼吸内科主任刘卫庭诉苦。经过详细问诊和检查,刘卫庭诊断她为典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一种遇冷空气易诱发咳嗽的呼吸道敏感状态),而诱因正是空调房里的环境。

“入夏以来,像李女士这样因空调引发或加重呼吸道问题的患者明显增多,门诊量上升约10%。”刘卫庭观察到,许多患者症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却没想到问题源头竟是自己的“续命神器”。“患者们‘一进空调房就难受’、‘冷风一吹就咳得更厉害’的感受,直接指向了空调房的三大环境问题:温度过低、空气太干燥以及门窗紧闭导致空气污浊、流通不畅。”

医学上虽无“空调病”的正式病名,但这个说法普遍指代因长期处于空调环境、身体不适而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李女士的经历并非个例,她的痛苦自述,正是今夏众多“空调病”患者面临的共同困境,也直观地揭示了空调不当使用如何从“救星”转变为健康隐患的诱因。

二、咽痛、关节冷、头晕乏力?这四类人群要当心

邵阳市中心医院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空调病”症状的复杂图谱,远不止于喉咙不适:

最常见的是呼吸道问题(如鼻塞、咽喉干痛、持续性咳嗽),其次是肌肉关节不适(肩颈僵硬、膝关节疼痛),以及头晕、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性功能紊乱,后者多因室内外温差过大干扰体温调节。

“空调制冷过程会让空气湿度大幅下降,降幅可达20%-40%,室内湿度常低于30%。”邵阳市中心医院耳鼻喉科主任邹小量解释,干燥环境极易使呼吸道黏膜干裂受损,增加感染风险。诊室里,捂着喉咙就诊的患者比比皆是,一位年轻人声音嘶哑:“喝水都像吞刀片!”检查显示其咽喉黏膜上有多处细小的出血点,正是干燥惹的“祸”。

邹小量特别提醒四类高危人群需重点防护:体温调节能力下降的老年人、单位体重呼吸量较大的儿童、久坐叠加冷风直吹的办公室职员(超过72%报告肩颈疼痛)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如哮喘、慢阻肺)在空调环境下症状加重风险提升40%以上。

邵阳经开区一位工程师的遭遇就是典型:持续数周的剧烈头痛让他无法工作,最终确诊为颈后筋膜炎,不得不停工休养3天。医生分析,其工位正对空调出风口,冷风长时间直吹颈后是主要诱因。“从早吹到晚,脖子后面都冻僵了,没想到代价这么大!”他懊悔地说。

三、专家支招科学“破招”:清洁通风是关键!

如何预防“空调病”?

邹小量指出,科学使用空调是预防关键,其中清洁与通风是核心环节,并给出了系统性的防护建议。

邹小量表示,营造健康的空调环境需把握四大要点:一是温度适宜。温度设定推荐26至28℃,力求室内外温差不超过8℃。二是湿度充足。湿度应维持在40%至60%区间,可在室内放置敞口盛水容器(约每10平方米1升水)或使用加湿器。三是气流柔和。必须避免冷风直吹人体,可使用挡风板调整风向,并严格做到每使用空调2小时即开窗通风至少10分钟,确保空气有效更新。四是环境清洁,长期未清洁的滤网可能滋生包括军团菌在内的有害微生物,建议使用1:50的白醋溶液进行浸泡杀菌。

针对不同人群,邹小量给出了细化防护方案。婴幼儿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频繁出入温差过大的环境;老年人应重点保护颈部和膝部关节;长时间在空调环境办公的人群,建议调整工位角度避免冷风直吹,使用USB接口加热护颈,并每小时起身活动,可进行简单的“贴墙伸腰”(背贴墙,双臂上举后伸)动作缓解肌肉紧张。日常可饮用姜茶、热粥,或尝试艾灸特定穴位进行调理。

在医疗干预方面,邹小量提醒,出现发热超过38.5℃、剧烈疼痛或呼吸道症状加重时,可在医生或药师指导下对症使用药物。他特别警示,一旦出现持续胸闷、意识模糊、高热不退(超过39℃)或咯血等严重症状,务必立即就医,以排除军团菌肺炎等严重并发症的可能。

针对公众中“盖厚被子吹低温空调”的误区,邹小量明确澄清此举并不可取:“这无法保护暴露的呼吸道黏膜免受干冷空气侵袭,反而会削弱其防御能力,增加深部感染风险。”

邹小量呼吁公众践行“温度适宜、湿度充足、气流柔和、环境清洁”的十六字原则,并立即行动起来:检查并清洁家中空调滤网,在手机上设置“每2小时通风提醒”,从这些切实可行的健康习惯入手,科学享受清凉,安然度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