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周影)入夏以来,邵东市水东江镇持续遭遇晴热高温天气,降水较常年同期大幅偏少,旱情迅猛蔓延。作为农业大镇,该镇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长受困,部分农田因缺水出现干裂,粮食生产面临严峻考验。面对 “烤” 验,水东江镇党委、政府迅速吹响抗旱集结号,镇村联动织密抗旱防护网,打出一套因地制宜的抗旱 “组合拳”,用硬核举措守护农田灌溉生命线,筑牢粮食安全 “压舱石”。
“早一分部署,多一分主动。” 镇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带头深入田间地头,脚踩热土察旱情、听民声,全面摸清农田缺水版图与村民用水诉求,在此基础上精准制定水资源调度方案。先后 3 次召开抗旱专题调度会,将责任压实到岗、任务明确到人。
“渠道通,水才灵。” 灌溉渠道是农田的 “毛细血管”,疏通渠道就是打通抗旱 “生命线”。全镇集中力量清理疏通各级渠道 28 公里,党员干部与群众一道,徒手清淤、修补堤坝、修剪阻水杂枝、疏通桥涵淤堵,让每一寸渠道都 “血脉畅通”。同时,积极协调上沙江水库定时放水。
为让上沙江水库的 “救命水” 顺利抵达旱情严重的汪塘片区,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组成 “守水队”,24 小时轮班巡渠护水。他们每隔一小时上报水位、随时清理杂物、及时排查堵漏,用 “人盯水” 的坚守保障水流持续推进,及时协调解决用水矛盾。通过统筹闸涵、直灌口等水利设施,动态调节放水流量,实现 “按需分配、精准供水”,让每一滴水都用在 “刀刃上”。
六昼夜的连续奋战中,80余名镇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与群众并肩作战,在烈日下诠释担当,在田埂间践行使命。如今,受旱农田重现生机,干裂的土地喝足了 “解渴水”,水稻、玉米等农作物长势逐步恢复。这场抗旱攻坚战的胜利,不仅守住了粮食丰收的希望,更凝聚了党群同心的强大力量,为水东江镇的农业发展注入了坚实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