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 通讯员 左倩
炎炎夏日,谁能抵挡冰镇西瓜的诱惑?可是,洞口县53岁的尹先生(化名)万万没想到,自己只是吃了一块在冰箱里“躺”了三天的西瓜,差点要了他的命!
“甜蜜陷阱”暗藏杀机
那天,尹先生从冰箱里拿出切开放三天的西瓜,痛快地吃了下去。没过多久,他的身体就拉响警报——呕吐、腹泻、头晕、四肢发软,连呼吸都变得急促。村医给他挂了点滴,症状稍有缓解。可第二天,更凶险地反扑来了。尹先生再次呕吐、腹泻、气促,高烧不退,尿量也明显减少,家人慌了神,火速将他送往当地医院。检查结果令人心惊:“脓毒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当地医院抢救后病情仍在恶化,家属急忙拨打了120急救电话,将尹先生转入洞口县人民医院。
ICU里的“绝地反击”
洞口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内,一场生命争夺战打响。尹璞主任带领团队紧急上阵:抗感染、呼吸机辅助呼吸、升压药维持血压、补液扩容、脏器功能支持等。更关键的是,启动“人工肾”——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为濒临崩溃的肾脏强行“续命”。
住院八天,尹先生顺利脱离呼吸机治疗;三次CRRT治疗后,他的肾脏奇迹般“复活”,功能恢复正常。半个月后,这个从鬼门关爬回来的男人,康复出院时仍心有余悸:“以后再不敢乱吃隔夜瓜了……”
什么是脓毒血症?
脓毒血症是一种由感染引发的严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迅速发展为感染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危及生命。它并非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感染导致的全身炎症失控状态,就像身体被感染“点燃”后,炎症反应过度扩散,对自身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它可不是一般的病症,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因感染致死的最主要原因,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一旦发生,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早一点治疗,患者就多一分生机。
小小西瓜,为何引发如此“大祸”?
尹先生的疾病,罪魁祸首很可能就是那块冰冻西瓜。冰箱虽然能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但并非“安全箱”。一些细菌,如大肠埃希菌、李斯特菌、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沙门氏菌等,是可以在冰箱的低温环境下生存甚至繁殖的。尹先生食用了被细菌污染的西瓜后,细菌及毒素悄然穿透肠道屏障,进入血液,从而引发了脓毒血症。尤其是切开的西瓜,在冰箱里存放时,若没有做好防护措施,表面很容易滋生大量细菌。
如何预防“瓜”落病来?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过夜食物、变质过期食物、生冷食物。切开的西瓜最好在 24 小时内食用完,从冰箱取出食用时建议切除表面一层。切西瓜用专用的切水果刀和干净的砧板,尤其不能用切过生肉的刀直接切西瓜,防止交叉污染。
正确使用冰箱:将冷藏室进行分区,生熟食物分开存放。定期清洗冰箱,建议一个月至少清洗一次,保持冰箱内部的清洁卫生,不给细菌提供滋生的“温床”。西瓜切开后,尽快包上保鲜膜放入冰箱冷藏,减少细菌污染的机会。
提高自身免疫力:注重饮食均衡,不建议过度素食,适当摄入含有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以及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等,保证身体摄入充足的营养。适当进行运动锻炼,每周坚持一定次数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增强体质。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的免疫系统能够正常运转。
及时就医:如出现发热、咳嗽、腹痛、呕吐等症状时,不要随意擅自用药,应及时就医,以便尽早发现感染问题并进行治疗,避免感染进一步恶化引发严重后果。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患者、手术后患者等脓毒血症高危人群,更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