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哪些人容易患上热射病?
——三类人群最危险!
1. 高温环境下的体力劳动者:军人士兵、消防员、建筑工人、环卫工人等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从事重体力劳动的人群。他们因高强度活动产生大量热量,远超身体散热能力。
2. 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年老体弱、慢病、共病、长期卧床及肥胖患者的体温调节功能差,可能在看似不极端的热环境中就出现危险。
3. 婴幼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不完全,且无法充分表达不适的婴幼儿也属于高危人群。
特别提醒:并非只有户外工作者才会中招。在封闭的高温环境,如没有空调的房间、坐月子时紧闭门窗的房间,都可能发生经典型热射病!
三、突发热射病怎么办?
——降温就是救命!牢记三步急救法!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或脱去多余衣物!
(二)物理降温大作战:
有啥用啥,越快越好!如:
①冷水浸浴:将患者(颈部以下)浸泡在冷水(2~20℃)中,是热射病降温治疗首选方法,但注意保护头部防止溺水。
②蒸发降温:凉水喷洒同时配合持续扇风。
③冰敷降温:用冰袋(包裹薄布)置于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或反复冷水擦拭降温,冰敷时注意防止冻伤。
重要提示:
1.若患者抽搐,不要在口中放任何东西,也不要试图喂水。
2.如出现呕吐,应将头偏向一侧或翻转至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
四、预防是关键!
——避开高温杀手,记住四大防护盾!
每日10时至16时日光最烈、气温最高,宜减少非必要外出。若需外出,务必采取物理遮阳措施(宽檐帽、遮阳伞、防晒衣物)!
不要等口渴才喝水,定时补充水分。在大量出汗时,可适量饮用含盐分的饮料或运动饮料。
老年人、婴幼儿和慢性病患者在高温天气应有专人关照,确保环境适宜。
科学、合理地使用空调、风扇等降温设备是预防关键。避免冷风直吹,维持室内舒适微环境即可。
热射病虽凶险,却非无迹可循。其发生常伴随先兆症状(如大量出汗、极度疲乏、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肌肉痉挛、心率加快等),此乃身体发出的警报。一旦察觉,即刻停止活动、转移至阴凉处、积极降温补水,可有效阻断病情恶化。
参考文献:
[1]宋景春,宋青,张伟,等.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25版)[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50(04):367-386.
[2]王涛,赵悦,王猛,等.热射病院前急救专家共识(2024版)[J].解放军医学杂志,2025,50(03):245-253.
[3]中华健康网—《为什么会得热射病?如何预防?国家卫健委权威解答来了》
来源:邵阳市中心医院
图片均来源于豆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