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谢雪梅 马凯嘉 方艳春 李文娟 阳媚 陈毅明)01正确认识压力性损伤,不只是“压红”那么简单
压疮(褥疮)是皮肤和/或深部组织的局部损伤,通常位于骨突起处或与医疗或其他器械有关,由长时间的压力或压力与剪切力共同作用引起。压疮的治疗和护理相对困难,且周期长、费用高,易给患者及家属造成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压疮总是发生在容易忽视他们的人身上,重到如脊柱瘫痪需要长期卧床,但没有做好日常皮肤护理和翻身的病人;轻到如日常因为醉酒导致感知觉丧失,长时间卧床睡眠的健康人。但是,压疮是可防可控的,所以有效的早期识别是重中之重,每天留几分钟检查骨突处(如尾椎、脚跟,髋部)的皮肤,如果手指按压后红色不消退,甚至出现水疱、痛感,请立即就医!
02科学的体位管理:三部曲是压疮预防的核心!
01卧位管理:
①30°翻身法:侧卧时身体倾斜30°(右侧→平躺→左侧交替),避免90°侧卧导致髋部受压。
②足跟悬空:小腿垫软枕,分散足跟压力,避免跟腱受压。
③半卧位警示:床头抬高≤30°,否则骶尾部易受剪切力损伤。若需更高角度,先摇高床尾或臀部垫软枕支撑。
02坐位管理:
坐轮椅或椅子≤2小时,若骶尾部已损伤,每日坐位<3次,每次<1小时,请选择空气垫或记忆棉垫,禁用环形垫。
03翻身技巧:
①分段翻身法:人体分为三个部分,一人用手托住患者头部和肩部,另一人用手托住患者臀部和下肢。在翻身时,躺下的患者被移到床边,以30度的角度翻身。该翻身方法暴露面积大,保护效果好,适用于体重大、营养状况好的卧床病人。
②整体翻身法:平卧的病人,一手可以由腰部支撑,另一个一手由大腿支撑。当整个病人移动到床上后,老人可以侧卧,使翻身角度达到30度。这种翻身方法适用于体重正常、皮肤营养不良的卧床病人。
③小角度翻身法:病人的翻身角度达到30度,背部用翻身枕。这种翻身方法适用于体重轻、营养不良、皮肤薄的卧床病人。
03家属照护者:您的角色至关重要!
①设置闹钟严格按时翻身。
②每日检查皮肤,如有异常(受压部位发红、水泡、破损等)立即联系医护人员。
③保持环境舒适,保持床单、衣物干净柔软透气;如有潮湿及时更换。
④鼓励轻微活动:在能力范围内协助患者活动肢体,促进血液循环。
03总结:预防胜于治疗
压疮带来的痛苦远超想象,而科学的体位管理是预防的基石。每一次规范的翻身、每一处精心的减压、每一次细致的检查,都是对脆弱皮肤最坚实的守护,一旦发现皮肤持续发红、苍白、温度改变、肿胀、硬结或破损,立即告知医护人员,切勿自行处理!让我们共同行动,用专业与关爱,筑起抵御压疮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