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二字重若千钧,基层工作任重道远。在新时代的赶考之路上,基层干部当以“俯下身子”的姿态、“沉住性子”的定力、“迈开步子”的担当,在问民忧、解难题、创实业中践行初心使命,书写不负人民、不负时代的满意答卷。
俯下身子,以“情中带暖”的姿态问民忧,方能摸清民生“痛点”。“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民生问题好不好、群众需求急不急,坐在办公室里想不出、文件堆里找不到,唯有俯下身子“接地气”,才能了解最真实的民情,才能体会最鲜活的民意。无论是从田间地头与农户唠家常,摸清粮食收成、灌溉保障的难题;还是社区院落和居民促膝谈,了解养老服务、停车便利的需求;亦是企业车间跟工人聊生产,掌握技术瓶颈、资金周转的困境,“俯下身子”不仅是身体上的靠近,更是情感上的共情。带着温度倾听、怀着诚意记录,把群众的“烦心事”当成“心头事”,才能让民生工作精准对接群众期盼,让政策举措真正落地到群众心坎上。
沉住性子,以“临乱不乱”的定力解难题,方能打通民生“堵点”。民生问题往往盘根错节,发展路上难免遭遇“拦路虎”,越是情况复杂、矛盾集中,越考验干部的耐心与定力。面对历史遗留的信访积案,若急于求成、简单处置,反而可能激化矛盾;碰到突发的民生事件,若慌了手脚、乱了阵脚,更会错失解决良机。“沉住性子”不是畏难退缩,而是冷静分析问题根源、系统制定解决方案的智慧。从化解邻里纠纷时的耐心调解,到处理公共服务短板时的分步推进;从应对突发事件时的沉着指挥,到破解改革难题时的稳扎稳打,唯有以“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把问题掰开揉碎、把办法想深想细,才能逐个破解民生堵点,让群众在“难题化解”中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迈开步子,以“稳中求进”的担当创实业,方能激活发展“支点”。为民谋福祉,最终要靠实实在在的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来支撑。“迈开步子”不是盲目冒进,而是在调研论证基础上的主动作为,是在遵循发展规律前提下的担当实干。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让土地生金、农民增收;聚焦科技创新培育新兴产业,让企业增效、就业扩容;再到完善基础设施推进城乡融合,让环境提质、生活便利,每一项实业的创建,都需要干部带头“跑项目、抓落实、促发展”。既不因循守旧、错失发展机遇,也不急于求成、忽视风险隐患,以“稳”的基础保障“进”的态势,以“进”的成效夯实“稳”的根基,才能让产业发展的红利持续惠及群众,为民生改善注入源源不断地动力。
俯下身子问民忧,是“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初心起点;沉住性子解难题,是“事事有回应”的责任担当;迈开步子创实业,是“长远惠民生”的使命践行。三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既是党员干部的工作方法,更是新时代为民发展的行动指南。唯有将这“三子”之功融入日常、见于行动,方能答好新时代的民生考卷,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越来越幸福。
作者 王绍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