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通讯员 沈坚 胡雪峰
10月15日,洞口县长塘瑶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内掌声与感动交织,“老兵故事润心灵,红色精神代代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温情举行。对越自卫反击战参战老兵、三等功臣尹显政受邀入校,以亲身经历讲述烽火岁月,在这所全县首个国防教育特色学校里,奏响跨越时空的英雄赞歌。
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是强国兴邦的基础工程,长塘瑶族乡党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得知尹显政老兵愿意分享战斗经历后,乡主要领导第一时间介入,指导制定详细活动方案,明确“突出政治性、强化思想性、确保教育性”的核心要求,力求让红色故事真正走进师生心里。为保障活动高质量落地,乡政府主动对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从宣讲内容打磨到活动流程细化,全程做好协调服务,为活动筑牢组织根基。“我们就是要依托这所县首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让老兵的亲身经历成为最鲜活的‘国防教材’,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结果。”长塘瑶族乡党委书记谭辉辉的话语,道出了活动的深层用意。
在全体师生热切的目光中,尹显政步履坚定地走上讲台,他首先表达了受邀参加此次活动的感谢,随后以 “一名通信兵的回忆和思念” 为题,将大家的思绪带回 46 年前那段保家卫国的峥嵘岁月。“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社论,凌晨,万炮齐鸣……” 尹显政用质朴而坚定的语言,回忆起自己作为营部通信员随部队穿插作战的经历,讲述了战友杨子惠为传达命令英勇牺牲在咫尺之遥、炊事班长黄庆禄血染猫耳洞后自己与他共度长夜的悲壮故事。“宁愿战死沙场,也绝不做俘虏”,他提及通信兵腰间的 “光荣弹”所承载的视死如归誓言,讲到动情处时声音哽咽,台下师生眼眶泛红,不少学生悄悄抹泪——书本上抽象的“历史”,此刻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故事,深深叩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我不是英雄,英雄属于那些长眠南疆的烈士;我也不是功臣,功臣属于前线全体参战官兵……”宣讲接近尾声,尹显政谦逊而真诚的话语,深刻诠释了一名老兵的初心与担当。他寄语同学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继承先烈遗志,牢记“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的嘱托,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话音落下,尹显政庄严行军礼,全场师生自发起立,报以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这掌声既是对老兵的致敬,也是红色火炬将代代相传的坚定承诺。
“这堂国防教育课,比课本更动人,比说教更有力!” 长塘瑶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周栋梁感慨道,尹显政的讲述让“爱国”“担当”不再是抽象的词语,而是能触动心灵的精神力量,极大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与奋斗意识。八年级学生谢同学难掩激动:“以前总觉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句口号,听了尹爷爷和战友们的故事才明白,我们现在的安稳日子,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以后一定好好读书,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据了解,下一步,洞口县长塘瑶族乡党委、政府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依托长塘瑶族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洞口县首所国防教育特色学校”的优势,深度挖掘本地红色资源,推动国防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常态化开展。后续既会邀请更多老兵、老党员走进校园分享经历,也会组织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实地学习,通过“听故事、学历史、践行动”的多元形式,构建长效育人机制,让红色血脉在长塘瑶族乡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