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绥宁县武阳镇学校,26 岁的小学数学教师周英已坚守五年。她以质朴关爱学生、认真打磨教学、坚持学习成长,被学生唤作 “周姐姐”,成为山乡校园里的温暖之光。
周英的座右铭是 “让教育成为最美的遇见”。初任教时,她关注到六年级耳蜗女孩一芹 —— 因听力受损、表达卡顿自卑内向。周英为其制定 “暖心陪伴计划”:午休时用 “小声慢讲 + 图文标注” 拆解数学知识,复习时用彩纸拼搭图形;在班级发起 “声音小侦探” 活动表达鼓励,还支持她竞选班长。
在周英的帮助下,一芹变得开朗自信,数学成绩提升,毕业时称耳蜗是 “听见爱的小喇叭”。如今升入职中的一芹,仍常与周英分享生活。
以精为尺,打磨优质课堂
“教学容不得半点马虎” 是周英的信条。为让数学易懂,她将乡土元素融入课堂:讲 “图形认识” 带学生找自然中的几何图形,教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组织 “土豆切割” 实践;教案标注细节,如用稻田照片帮学生理解 “公顷”,制作课件常熬夜优化。
作业批改中,她不用简单符号,会写鼓励语、画小奖杯,错题附提示,课后还单独讲解,被同事赞 “用文字与孩子心灵对话”。
以学为翼,追逐教育梦想
周英坚信 “老师不能落后”。入职初,她研读多版教材、请教老教师、记满 5 本名师笔记;学校推进教改时,她报名信息技术培训,贴便利贴练操作,创新设计课堂互动环节;还参与教研组,分享教学方法,其课曾获评 “优质示范课”。
五年坚守,周英说:“看着孩子们茁壮成长,所有付出都值得。” 她以爱与勤学,在山乡教育沃土上默默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