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朱菲 肖清霞)10月30日下午第七节课,洞口县竹市镇中学八年级245班的历史课堂上,肖清霞老师以《五四运动》为教学载体,将省级课题《农村初中课程思政策略与实践研究》的理论成果融入教学实践,通过历史学科与爱国主义教育的深度融合,成功实现该课题成果在竹市镇中学的落地推广。

作为洞口县花园镇中学已结题的省级课题,《农村初中课程思政策略与实践研究》曾以“良好”等级通过验收,其“三不”原则(不偏离学科目标、不额外占用课时、不脱离学生认知)及“学科+思政”融合路径,已在县域多所学校形成示范效应。
此次肖清霞老师的课堂,正是对该课题核心策略的精准应用:她紧扣《五四运动》历史学科目标,从时代背景切入,通过展示历史图片、播放珍贵影像片段,带领学生重温“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爱国呐喊;同时借鉴课题“情景探究+价值引领”的实践方法,设置“假如我是五四运动中的青年”讨论、“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五四精神”发言等环节,让学生在历史认知中深化爱国情感,完全贴合课题“思政元素自然融入学科教学”的核心主张。
整堂课既完成了五四运动历史脉络、历史意义的教学任务,又依托课题理论框架,让爱国主义教育脱离“说教式”模式,真正与学生认知、学习生活相衔接。课后学生反馈,“不仅懂了历史知识,更明白爱国要从认真听课、承担责任做起”,这与课题追求的“思政育人入脑入心”成效高度契合。
据了解,竹市镇中学正积极对接县域内优质课题资源,通过“示范课推广+教师研讨”的方式,推动省级课题成果在各学科教学中转化应用。此次肖清霞老师的《五四运动》课堂,不仅为历史学科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可复制的范例,更标志着洞口县县域内省级课题成果的跨校推广迈出实质性步伐,为农村初中课程思政建设的整体推进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