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口县长塘瑶族乡创新“企村共治”,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暖光亮了乡间路 积分明了共治路

2025/11/05 08:57:51 分享到

        11月3日,刚入夜,洞口县长塘瑶族乡双峰村的通组公路上,50盏崭新的太阳能路灯次第亮起,暖黄色的光晕沿着蜿蜒山路铺展开来,照亮了村民归家的脚步,也映照着家家户户窗棂里透出的温馨灯光。

        这不仅是一场改善民生的“亮化工程”,更是长塘瑶族乡深化洞口县委“六零”(零违建、零污染、零非访、零发案、零违纪、零事故)工作法、探索企村共治新模式的生动实践。今年以来,该乡以“积分制”为关键抓手,将社会力量捐赠与村民自治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民生工程群众建、建好工程惠民生”的基层治理新路径,让乡村振兴的“幸福底色”愈发鲜明。

        企村联动破难题:路灯亮了,民心暖了

        双峰村地处雪峰山腹地,因山高路陡、村落分散,部分通组路段长期缺照明,给学生晚归、村民劳作夜行带来安全隐患。“以前摸黑走夜路,雨天更怕摔。”村民向大姐的话道出群众痛点。

        群众的诉求,就是基层治理的“信号灯”。长塘瑶族乡党委、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启动“民生微实事”响应机制。驻村工作队队长曾键立即对接湖南胡子文化有限公司,获赠50盏、总值10万元的太阳能路灯,解决了“灯从哪来”的问题。在“灯怎么装”的环节,还创新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参加志愿服务获得积分可兑换生活物资,十余名“六零”志愿者积极响应。“企业捐赠+志愿积分”的模式降低了公益成本,更让村民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使路灯既照亮山路更暖了民心。

        “三链融合”建闭环:积分活了,治理顺了

        长塘瑶族乡的创新实践,源于对洞口县委“六零”工作法的深度践行。该乡构建“行为赋分—积分兑需—全民参与”治理闭环,将“六零”工作法目标细化为人居环境整治、非遗传承、纠纷调解等具体任务,完成任务可获加分,反之若出现邻里纠纷、乱搭乱建等行为,则会相应扣分。全乡6个村均建成  “积分超市”,并将积分与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家庭等评选挂钩。通过院落会、“石榴籽课堂”、村级广播等载体,乡、村干部常态化讲解积分规则,晒出“积分排行榜”,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

        截至目前,该乡累计发放积分1200余分,兑换物资价值超3.2万元;矛盾纠纷调解率提升至98%,13起潜在纠纷在积分激励下被主动化解;人居环境整治参与率跃升至92%,全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长效赋能促振兴:治理实了,振兴快了

        “治理不是一阵风,要让好政策、好举措落地生根,就得靠长效机制托底。”长塘瑶族乡党委书记谭辉辉表示。

        该乡以“六零”工作法为核心纽带,构建起覆盖全乡各项工作的“多元参与+闭环管护+全域赋能”长效治理体系,将零散的治理举措整合为系统的治理方案,为基层工作装上“持久动力源”。以双峰村太阳能路灯为例,乡里创新建立“企业质保+志愿者管护+群众监督”三级管护模式,不仅明确路灯生产公司3年免费维修的责任,更将管护任务与积分深度绑定——选拔积分高、责任心强的村民担任专职管护员,定期巡查设备可获积分;鼓励群众参与监督,通过微信监督群反馈路灯故障,核实后给予积分奖励。

        这套机制形成责任明确、多方联动、奖惩分明的工作闭环。如今,这一模式已在该乡民生工程管护、特色产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等各项工作中推广,全乡民生工程完好率较去年提升17%;矛盾纠纷调解率提升至98%,“零非访、零发案”目标持续巩固;乱搭乱建、秸秆焚烧等行为显著减少,“零违建、零污染”成效不断凸显;党员干部带头参与积分任务,“零违纪”成为全乡干部的行动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