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周孝怡 通讯员 宁振雄
昔日令人头疼的田间秸秆,如今正在湖南邵东市简家陇镇上演一场华丽的“身份转变”。11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秸秆综合利用现场演示会在邵东市简家陇镇举行,通过政策与科技的双轮驱动,为当地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按下“加速键”。

“三维”演示,让新技术看得见摸得着
本次演示会打破了传统模式,创新采用“政策解读+现场实操+线上直播”的三维立体模式,让技术推广更接地气。政策精准解读:现场详细讲解了农机购置补贴、收储运体系建设等扶持措施,让农户听得明白、心中有数。技术直观演示:加装粉碎装置的收割机轰鸣而过,低茬收割与秸秆粉碎同步完成;智能打捆机将散草迅速压实成捆……一系列新装备的现场作业,引得观摩农户连连点头。影响云端扩散:线上多平台直播吸引了超2000人次“云观摩”,成功构建了“线下实操、线上拓广”的传播矩阵。

“政企农”联动,打通技术落地“最后一公里”
活动由邵东市农业农村局主办、景杰智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承办、市级专家指导,简家陇镇人民政府全力支持,并汇聚了全市26个乡镇的农业负责人、人大代表及农户代表。这种“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受益”的机制,确保了先进技术能够真正下沉到田间地头。

成效显著,“生态账”也是“经济账”
如今,邵东市已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装备升级:全市112台收割机全部加装粉碎装置,并配备北斗系统,新购置设备93台套。规模成型:建成市、乡两级秸秆收储中心6个,培育综合利用企业4家,规模化利用主体达15家。效益直观:该镇已完成低茬收割和打捆离田作业22万余亩,实现了秸秆“离田即利用”。对于农户而言,秸秆从“废料”变成了资源,一亩地还能增收约50元。

未来展望:打造全链条模式,瞄准95%利用率
邵东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明确了下一步目标:将大力推广“收割—打捆—加工—利用”的全链条产业化模式,力争在2025-2027年间,将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5%以上。
此次演示会不仅是技术成果的“检阅场”,更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风向标”。随着粉碎还田肥地、打捆制成饲料基料等多元化利用途径的铺开,邵东正在将“秸秆变宝”的愿景,一步步照进现实,为全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出坚实的“邵东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