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肖莉 蔡鹏文)近年来,洞口县罗溪瑶族乡始终将森林防火作为守护生态安全与乡村安全的重要抓手,以党建为统领,通过建强组织、激活队伍、联动群众,构建起“党旗领航、全员参与、全域防控”的工作格局,实现连续多年无森林火灾事故,用组织力量筑牢绿水青山的“防火墙”。

党建引领强部署,拧紧防火“责任阀”。该乡党委坚决扛起森林防火主体责任,紧扣“火患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核心要求,以“专题部署+专班推进”双轮驱动模式,推动责任层层传导、环环相扣,确保防控工作无空档、无盲区。建强三级闭环,压实“三包”责任。搭建“乡党委—村党支部—党小组”三级联动组织架构,明确12名班子成员包村、55名村干部包组、102名组长包户,将防火责任细化到每个岗位、具象到每名人员,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落实体系。严格火源管控,消除风险隐患。严格执行野外用火审批报备制度,对未报备、违规违法野外用火行为坚持“零容忍、严查处”。今年以来,通过多部门联合执法,累计查处非法野外用火案件5起,从源头遏制火患滋生蔓延。强化值守巡查,守住前沿阵地。建立“村干部+护林员+党员志愿者”常态化巡查机制,加大对森林重点区域的隐患排查力度,对林区道路等易发生火灾的地段进行拉网式排查,今年累计开展巡查2000余次,确保火患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
队伍建强优保障,锻造防火“先锋队”。该乡党委围绕“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目标,以“建强队伍、优化保障、提升技能”为核心抓手,持续夯实森林防火战斗力,筑牢应急处置“硬防线”。整合精干力量,建强应急队伍。统筹党员骨干、退役军人、生态护林员等优质力量,组建14人乡级专职消防队与12支村级应急小分队,明确各岗位职责、应急响应流程,成功构建“半小时应急响应圈”,确保火情处置“分工清晰、响应迅速、处置高效”。按需储备物资,杜绝装备“空转”。按照“按需储备、定期更新、足额到位”原则,在各村林区关键站点均建成标准化物资储备点,配齐灭火器、打火把、铁锹等应急装备;安排专人负责装备管理,实行“月检查、季保养”机制,确保设备完好率始终保持100%。深化实战演练,提升处置能力。坚持“以练为战、以战促练”,每月随机抽取1-2个村开展森林防火实战演练,今年已累计开展20余次。演练聚焦火情识别、科学扑救、安全撤离等核心技能,全程模拟火情处置全流程,确保应急队伍20分钟内响应到位,切实实现火情“打早、打小、打了”。
村组宣传全覆盖,织密防火“防护网”。该乡党委坚守“预防为先、宣传先行”理念,以“全域覆盖、精准滴灌”为导向,推动森林防火知识入村、入户、入脑、入心,从思想上筑牢群众防火“防火墙”。拓宽宣传载体,实现全域覆盖。充分整合乡域宣传资源,依托“村村响”广播终端全天候循环播报防火常识,在林区沿线悬挂各类防火标语,在各村村民微信群实时推送预警信息与防护要点,利用院落会开展面对面现场讲解,让群众在拉家常中掌握防火知识。同时,为全体护林员配备宣传喇叭,让日常巡林过程变身“流动宣传岗”,确保全乡群众宣传全覆盖、无遗漏。聚焦重点人群,开展精准宣讲。组织党员志愿者深入村组开展森林防火“敲门行动”,重点围绕进山作业人员、留守儿童、独居老人等防火意识相对薄弱的群体,上门开展“一对一”专属宣讲,手把手演示防火操作要点、讲解违规用火危害,精准打通防火宣传服务“最后一米”,切实提升重点人群的防火警惕性。同步排查隐患,做到宣防结合。宣讲过程中同步排查群众木质房屋电气线路、房前屋后易燃物堆积等安全隐患,今年以来已累计整改线路老化、易燃物乱堆等隐患12处,既传播防火知识,又消除安全风险,真正实现宣传无死角、防控无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