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王琳 颜磊 曾莹超)邵东市是我省首批“再贷款+”试点县市,素有“百工之乡、商贸之城、民营之都”的美誉,其打火机、小五金、箱包、中药材加工等特色轻工业构成了县域经济的“四梁八柱”。试点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与邵东市政府协同发力,积极指导邵东农商银行,用好用足支农支小再贷款专用额度,完善金融服务机制,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着力破解特色轻工业产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实体,取得较好成效。

政策导向,构建服务新体系
试点伊始,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邵阳市再贷款专用额度支持邵东特色轻工产业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明确了试点目标、实施步骤和工作要求。邵东农商银行聚焦“再贷款+特色轻工产业”试点目标,将落实再贷款试点任务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构建了“总行统筹-部门联动-网点落实”三级服务体系,出台《湖南邵东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再贷款管理办法》,建立工作例会机制,定期分析研判试点进展,及时疏通堵点。围绕邵东市特色轻工产业融资需求特点,精心打造“再贷款+小五金”、“再贷款+打火机”等“再贷款+特色轻工产业”模式,全力助推产业升级、做大做强。
为了让好政策快速落地,邵东农商银行一方面加强内部培训,让每一位客户经理都懂政策、熟流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农商行一级法人决策快、额度灵活的优势,积极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主动上门,把授信政策、流程要求面对面讲清楚,手把手指导企业备齐资料,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快审快贷,为企业提供贴心、专业的金融服务。
在支持轻工业发展的过程中,邵东农商银行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综合市场需求、生产周期、现金流量、交易频率等产业特点,量身打造了“五金贷”、“药商贷”、“小微企业流水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借助担保公司增信作用,创新推出“湖南农担产业贷”和“邵阳快担地方批量业务”等多款拳头产品,助推产业链、供应链“强链、补链、延链”发展,推动轻工业企业贷款增量、扩面、降价。
自今年7月获批再贷款专用额度以来,邵东农商银行已高效支持了1136家经营主体,相关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该行同期其他贷款利率下降0.7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龙头带动,激活产业链新动能
全球每10只打火机,就有7只来自邵东。湖南东亿电气,正是邵东打火机产业的领军者。它的成长史,就是一部金融与实体经济同频共振的生动写照。
2009年,东亿电气刚起步,因其缺乏抵押物和经营记录,多家银行望而却步,当时的邵东信用联社(邵东农商银行前身)创新推出银团贷款模式,联合四家兄弟联社发放2000万元贷款,帮助企业建成现代化标准厂房、购置首批生产线。
“这2000万让我们的创业梦落了地,当时就暗下决心,一定要用扎实的经营回报信任。”负责人陈书奇的感慨,道出了那笔贷款的“破冰”意义。
2014年,东亿电气计划“双线扩张”,邵东农商银行在日常回访中捕捉到企业扩产诉求,迅速对接,加急开展评估,结合企业纳税、订单、征信等数据,量身设计融资方案。依托人民银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对成长型小微企业的支持政策,很快审批通过4500万元贷款,且保持利率优惠。
“资金到位后,我们提前3个月完成扩产,当年产值就突破2.6亿元,还带动周边上千村民就业。”陈书奇介绍,新生产线与铜仁厂区投产后,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5%,企业正式驶入发展快车道。
如今的东亿电气已成为行业龙头:拥有98条自动化生产线、300台套注塑设备,年产打火机25亿支,带动1800人就业。但面对产业升级浪潮,企业开启“二次创业”,启动二期厂区建设及自动化改造。转型期的资金需求大、周期长,企业对融资成本和灵活性提出更高要求。
正值此时,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正在全市深入开展“行长走市县·金融送解优”行动,推动银行机构下沉服务,主动对接企业成长需求。邵东农商银行紧扣政策导向,结合人行开展“再贷款+特色轻工产业”试点,重点支持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针对企业抵押物有限的特点,创新推出“设备抵押+担保增信”组合方案:2000万元机械设备抵押贷款盘活存量资产,联合邵东鼎成担保公司发放4600万元保证贷款补充流动资金,利率根据政策适度优惠,还款方式匹配项目周期。
该行还以东亿电器为核心,构建“1+N”产业链金融体系,将金融服务全面渗透到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实现“N”的广泛覆盖,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物流、包装等20多家配套企业获得融资支持,形成“龙头带动、集群发展”的新格局,先后支持新辉包装、新能模具等20余家打火机链上重点配套企业发放贷款近9000万元。
政银携手,服务企业结硕果
为扎实推进试点,邵东农商银行积极搭建合作平台,与邵东市农业农村局签订《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建立起常态化沟通机制,积极探索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路径。与邵东市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高效协同机制,推出科技金融专项服务,打通企业成长快速路。成功纳入邵东市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
为了确保信贷资金精准落地,今年8月,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深入邵东市仙槎桥镇等地特色轻工企业实地调研,在送去金融服务政策的同时,及时掌握企业融资难点和堵点,并联合邵东市政府召开邵阳市“再贷款+特色轻工”试点推进会,现场面对面对接解决融资难题,获得与会行业协会和企业家的一致肯定。
与此同时,积极指导邵东农商银行辖区各支行与乡镇政府签订合作协议,由当地政府提供授信“白名单”,支行开通绿色通道,对名单内客户进行快速审批和放款。
为了拓宽服务渠道,延伸普惠金融触角,邵东农商银行依托小超市、村委会等场所,建立了209个“福祥e站”,实现金融、政务、民生、电商服务全覆盖,并通过“金融村官”共建共管,为整村授信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建设诚信乡村。
截至10月末,邵东农商银行业特色轻工产业贷款余额超过10.6亿元,为当地特色轻工产业注入了强劲金融动能,助力全市特色轻工产业产值接近千亿元。未来,中国人民银行邵阳市分行将携手邵东市政府、邵东农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强化政银企联动机制,持续巩固“再贷款+特色轻工产业”试点成效,继续以五金、箱包、中医药、打火机、制鞋、印刷等特色轻工业产业链为抓手,当好企业发展金融后盾,共同奏响“政策引领、银企联动、工具加持、产业腾飞”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