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黄丹 袁维)4月28日至5月26日,邵东市第三中学以“五育融合”为轴心,通过德育润心、智育启思、体育强韧、美育塑魂、劳育炼志五大主题实践,开展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全校34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
心光润德,共生共长。4月28日,“微光行动”率先点亮德育之光。学生通过 21天善意滋养计划,在“为家人做早餐”“倾听长辈故事”等日常善举中培育感恩之心,让道德教育融入生活肌理。5月26日,记录着300个温情瞬间的“微光长廊”在心理游园会活动中展示,那些帮同学拾起书本、为老师递上润喉糖的平凡善行,化作德育最生动的注脚。
心光启智,认知赋能。5月8日启动的校园心理寻宝活动,将智育与心育巧妙嫁接。学生发展中心在校园布置心育相关宣传物,并在部分宣传物上张贴“宝藏”标识,学生需找到带有标识的宣传物并于游园会当天闯关,在闯关中掌握心理学知识。
心光跃动,生命赋能。5月26日的心理游园会上,体育成为锻造心理韧性的熔炉。“尖叫跳绳”挑战中,每突破1分钟极限需喊出压力源;“彩虹跑”赛道设置“挫折障碍区”,学生在跨越轮胎时同步完成积极心理暗示训练;“同心击鼓”更将团队协作化为具象化的心跳节拍,让身体律动与心灵共鸣同频共振。
心光育美,内在表达。5月6日至16日,美育以多重形态浸润校园。各班以黑板报为画布,用粉笔勾勒“挫折如墨,点染人生画卷”的意象;而5月6日开始的“心灵镜像·独白拼贴”创作比赛,则引导学生用艺术语言解构自我认知,在色彩与构图中完成对智性思维的审美表达。这些创作不仅展现美育成果,更成为照见青春心事的镜像。
心光健行,韧性锻造。5月17日的“家庭心能工程师”项目,将劳动教育升华为心智修炼。学生需绘制家庭能量地图,通过整理“情绪杂物堆积区”、改造“亲子沟通卡顿角”,在实践中领悟“劳动不仅是双手清洁,更是心灵秩序的重构”。而用废旧物料制作“心灵充电站”的环节,更让环保理念与心理调适智慧交织相融。
该校党委书记刘桂林表示:“本次活动从家庭到校园,从知识到实践,将心理健康教育有机融入五育实践,形成了‘以德正心、以智启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的特色育人模式。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德智体美劳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学生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