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市城区一完小:“415双勤劳的小手”玩转劳动实践

2025/05/30 09:59:16 分享到

邵阳日报·邵阳新闻在线讯(通讯员 王俊林)5月27日下午,陪同女儿参加劳动实践的邵东市城区一完小家长刘征,吃着女儿亲手煨的鸡蛋,特别开心、特别满足。

刘征的女儿刘毓涵,就读于邵东市城区第一完全小学二年级417班。5月26日至27日,该校组织二三年级的415名学生,分两批次赴湖南省海华农业科技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开展“劳动促成长,实践育新人”主题校外实践活动。

此次劳动实践活动,紧扣中小学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开设涵盖科技智兴、劳动实践、非遗文化、智趣手工和特色课程等五大模块的课程,采取“理论讲解为辅、实践操作为主”教学模式,通过基地专业教学团队与学校带队教师的协同配合,确保每项课程实现“劳动技能习得、文化基因传承、团队协作培养”三重育人目标。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地体力付出,而是五育融合的重要载体。”该校教科室主任刘红娟表示,学生在蔬菜种植时自发研究土壤湿度,制作漆扇时创新配色方案,这种在实践中激发的探究精神正是课堂教育的有效延伸。

三年级学生405班李珞萱看着播下的菜种说:“真没想到小种子有大能耐!要先在松软的泥土里安家,喝够水、晒足太阳,还要小心虫子捣乱,才能冒出嫩芽。就像我们学写字、练跳绳一样,得一步步坚持,小种子才会变成能吃的蔬菜,原来每一口菜都藏着‘成长的故事’呀!”

非遗文化体验区是实践活动最热闹的课堂。孩子们用五颜六色的枝叶、花瓣在手提袋上拓出花草纹路。孩子们惊叹于漆扇在旋转染色时划出那晶莹的弧线。

“看!我的扇子转出了彩虹!”二年级424班学生孙梓凌高举着蓝靛渐变的漆扇兴奋不已。水雾中晕染的东方美学让数十把扇子各具风姿,孩子们欢呼雀跃,那种自豪感俨然每个人都成了魔术师、艺术家。

邵东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市中小学劳动实践活动“先行先试”单位,城区一完小的此次实践活动,有机地将劳动教育与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深度融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次有益探索,是推动劳动教育与社会资源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

当返程车辆启动时,提着带着泥土香的鸡蛋、握着五彩斑斓的漆扇、拿着植物拓染手提袋的孩子们,仍是意犹未尽,流连忘返。“如果下次还来,我一定让拓染的袋子更好看”“我下次还要来看今天种下的种子,继续探秘科技与自然”“这次我包了11个粽子,我要把粽子煮熟了请家人和老师分享”……

“劳动的种子,已经种在了孩子们的心田上”。听着孩子们热切又“神奇”地议论,看着孩子们脸上满足且喜悦的神情,该校校长刘艳阳高兴地感叹道:“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是我们最大的心愿!”